i
新闻资讯 您现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资讯 >

呼伦湖概况

发布者:NMGHLBEHLHYYYXGS 发布时间:2016-12-07

呼伦湖(达赉湖)方圆八百里,是中国北方第一大湖,全国第四大淡水湖。

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湖长93公里,周长447公里。湖水面积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7米。以 “大、活、肥、洁”著称,是纯天然无污染的“草原圣湖”,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经济鱼类、虾类富含多种营养成分,是开发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绝佳资源。湖中有630余种鱼类,年产水产品一万余吨,是中国最大的有机渔业生产基地,主要鱼产品有鲤鱼、鲫鱼,餐鲦、蒙古红鲌、红鳍鲌、狗鱼、鲇鱼、秀丽白虾等,呼伦湖水产品和湖船牌罐头产品20049月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位置面积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部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之间,东经117°0010"117°4140″,北纬48°3040"49°2040",呈不规则斜长方形,长轴为西南至东北方向。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当湖水位在54533时,湖水面积为2 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最大水深8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呼伦湖通过乌尔逊河与贝尔湖相连,贝尔湖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是中蒙两国共有的湖泊,仅40.26平方公里为我国所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呼伦贝尔市皆因这两湖而得名。

——名称由来

    “呼伦”是由蒙古语“哈溜”音转而来,意为“水獭”;“贝尔”蒙古语意为“雄水獭”。古代这两个大湖盛产水獭,生活在湖边的蒙古人便以动植物名称命山、河、湖、泉名称的古老习惯为两湖命名。清初,游牧在湖边的蒙古人开始称呼伦湖为“达赉诺尔”。“达赉”蒙古语意为“海”,“诺尔”意为“湖”,“达赉诺尔”意为“海一样的湖”。从此,“达赉湖”这个名称便成为呼伦湖的别名,在国内外叫响,并出现在史籍中。

两千多年前的《山海经》称呼伦湖为“大泽”;公元554年前成书的《魏书》,亦称之为“大泽”;《旧唐书》称“俱轮泊”;《蒙古秘史》称“腾吉思海”、“阔连海子”;《元史》称“虎图泽”;《明史》称“阔滦海子”,亦称“玄冥池”;《清一统志》称“库楞湖”;《朔漠方略》称“呼伦诺尔”;《黑龙江舆地图》称“呼伦池”。

——自然地理

地貌

呼伦湖湖盆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断层,地盘相对上升或陷落而形成的构造湖。西岸为起伏的山峦和峻峭的悬崖陡壁,相对高程为520米。崖隙间,鸥鸟为巢,时有三五飞出,盘旋湖上;北岸为砾石阶地,与扎赉诺尔区相连;东岸和南岸地势平坦开阔,连接着千里绿野,只有少量的低山和沙丘。湖底为泥底,比较平坦。

 

水文

呼伦湖区河流湖泊广布,地下水及地表水资源丰富。呼伦湖水补给除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外,主要来自发源于蒙古国东部的克鲁伦河,以及连接贝尔湖和呼伦湖的乌尔逊河。湖东北部的达兰鄂罗木河是一条吞吐性河流,海拉尔河水大时,顺该河流入呼伦湖,呼伦湖水大时又顺此河流向额尔古纳河。

呼伦湖有一亿多年的沧桑变迁史。在地壳运动、气候变化等自然因素影响下,湖水时多时少。水多时顺达兰鄂罗木河注入额尔古纳河外流入鄂霍茨克海,水少时则成为内陆湖。受水系变化的影响,呼伦湖的水质不断出现淡水和微咸水(水化学上也称半咸水)互相转化的现象。当呼伦湖水成为外流水系时,湖水是淡水;当呼伦湖成为内陆湖时,湖水则变为微咸水(或半咸水)。目前,呼伦湖水外流机会很少,所以是微咸水湖。由于所含盐分甚低,仍适合淡水鱼类生长。

——自然资源

渔业资源

呼伦湖属富营养型湖泊,共有鱼类33种,分属582亚科,主要有鲤鱼、鲫鱼、红鳍鲌、狗鱼、鲶鱼等经济鱼类。此外,湖中还盛产秀丽白虾。富含大量的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是淡水名特优鱼虾类珍品。

水生动植物资源                    

呼伦湖水生动植物比较丰富,其中主要浮游植物有绿藻、蓝藻、硅藻、裸藻、甲藻、金藻、隐藻、黄藻等8个门、21目、38科、187种属。浮游动物主要有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类等59种。底栖动物主要有寡毛类及摇纹幼虫、褶纹冠蚌等。

 

 

动植物资源

呼伦湖地区有野生植物74科、392属,653种,占呼伦贝尔野生植物总数的48.3%,多为优良牧草。有兽类61335种。

呼伦湖是我国北方数千里之内唯一的大泽,水域宽广,沼泽湿地连绵,草原辽阔,食饵丰富,鸟类栖息环境佳良,因此是我国东部内陆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春秋两季,南来北往的候鸟种类繁多,据初步统计,呼伦湖地区共有鸟类1846316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27%。主要有鹤、鸥、天鹅、雁、鸭、鹭等,其中不少属珍稀禽类。可以说呼伦湖地区是世界上少有的鸟类资源宝库之一,是一个硕大的鸟类博物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都有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