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入口


垂询热线:
0471-3462403
3462405/6304064(传真)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首页 > 协会新闻

标题:2019年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与内蒙古农牧业企业绿色发展分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者:[lqm]  发布时间:[2019/07/15]  阅读:2077
  


   7月11日上午,由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内蒙古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农学会主办,呼和浩特市科学技术协会承办的2019年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市职工之家顺利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欧阳晓辉,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旭,中国农业部原副部长、民建中央原副主席陆明,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副主席贾子文,内蒙古科协主席赵吉,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林永亮应邀出席会议。会议由内蒙古科协主席赵吉主持。


论坛会议现场

欧阳晓晖副主席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内蒙古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中日农业绿色发展论坛在内蒙古举办,不仅搭建了互相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推进深入合作的具体行动,期待通过这个平台进一步构建更加有效的交流合作机制,推动双方在更深层次、更广阔的领域合作。

    本次论坛汇聚了中日两国优秀的农牧业专家围绕农牧业绿色发展进行专题报告,共同对内蒙古的农牧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交流农牧业绿色发展经验,共享农牧业发展成果,共同研讨同属东亚农业文明圈的日本农业发展经验,深度探寻日本农业经济发展的思维理念,这是中日两国农牧业领域的一次盛会。


论坛会议现场

      下午在同一地点举行内蒙古农牧业企业绿色发展分论坛,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林永亮,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郝建玺,呼伦贝尔蒙拓农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刘伟峰,扎鲁特旗科协主席特格希,内蒙古绿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斌以及多方企业代表和协会会员单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林永亮执行会长主持。下午会议主要围绕内蒙古农牧业绿色发展、休闲农业发展、绿色农牧业品牌培育等内容进行交流,为企业未来的农牧业绿色发展探索新思路。

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执行会长林永亮主持会议

 

呼伦贝尔生态产业技术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郝建玺发言

郝建玺表示,免耕播种和生态草牧业是改善农牧业生态环境的新方式,通过免耕播种可以提高麦类作物和油菜作物的产量,降低作业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改善沙化现象和水土流失,有效增加对生态的保护。

呼伦贝尔蒙拓农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刘伟峰发言


    刘伟峰教授介绍到,内蒙古草地资源丰富,是自治区的区域优势,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多方面因素造成三化现象成为普遍现象,超载放牧、资源开采和植物采集是其中重要的人为因素,降雨量和温度的无序变化则是自然因素,未来发展好草原的畜牧业,需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学规划,划区为牧,划季为牧,确保草原生态生长;二是根据地区植物的生长条件进行牧草的播种和补播,增加草原优秀牧场数量;三是解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四是解决好草畜的不平衡现象;五是发挥好草原的植物性功能和动物性功能;六是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推广还田腐植技术。


扎鲁特旗科协主席特格希发言

    特格希主席表示,内蒙古农户经营主体数量较大,但经营结构过于单一,规模化、机械化程度偏低,未来对于农户来说依旧存在机械化转型的挑战。


内蒙古绿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斌发言

    赵斌总经理以绿野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例,介绍了公司内休闲观光企业蒙和泉庄的发展现状和经营理念。他表示,要坚持生态产业、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的发展理念,努力打造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产业业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为切入点,改造传统农业,积极推进乡村振兴。 

    林永亮执行会长总结到,农牧业机械现代化的发展和推广至关重要,但由于土地耕地碎片化现象普遍,以个体、家庭为主体的经营面积小,农业机械成本高,个体户经济负担重等一系列问题仍需我们亟待解决。“牧区繁殖,农区育肥”是农牧业长久发展的重要课题,这样既能解决牧区的草原压力,又能解决农区的秸秆、粮食的转化率,建议将牧区羔羊、牛犊繁养补贴提高,同时加大对农区养殖场和育肥场的推广力度,最后实现加工业、养殖业、休闲观光产业有机结合,继而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最终为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将继续秉承“沟通、服务、自律、发展”的宗旨,积极推动行业自律,探寻行业发展新思路,助力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