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入口


垂询热线:
0471-3462403
3462405/6304064(传真)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首页 > 协会新闻

标题:第二届食品经济与安全高峰论坛暨转基因食品及其未来走向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召开

发布者:[ltqyxh]  发布时间:[2016/12/05]  阅读:2400
  

 

    20161127日,由内蒙古食品经济研究会、内蒙古食品商会主办,中国畜牧业协会、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巨华集团协办的第二届食品经济与安全高峰论坛暨转基因食品及其未来走向的讨论会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宾悦大酒店召开。

    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标处处长尹志奇、内蒙古农牧业厅科技处处长张秀清、内蒙古工商局郝红兵、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常务秘书长刘俊青、内蒙古食品商会副秘书长樊霞、内蒙古自治区奶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巴特尔、内蒙古食品经济研究会会长姚凤桐、内蒙古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段开红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依毕教授、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刘常乐教授等出席会议。

 

内蒙古食品经济研究会会长姚凤桐教授分别从本次高峰论坛的背景、转基因技术的理论、转基因技术的实践、转基因食品的未来走向四个方面做会议主题报告。报告中指出,

转基因技术是基于分子生物学,利用特定方法将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已知功能或人工合成的基因片段转移到相异生物体内并与生物体基因组重组,经过多代人工选育而获得稳定表达个体的技术。目前,所有国家都将发展转基因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重点。

内蒙古食品经济研究会会长姚凤桐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人类之所以发展转基因技术、开发转基因食品,主要源于一下四个理由:首先,是为了满足食品需求。目前世界上有10亿人长期饥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存在饥饿和营养不良问题,粮食危机仍在持续。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收入水平提高所导致的畜产品短缺渐显,粮食、牧草等饲料的需求不断增大。第二,食品营养要求不断提高。从数量满足到营养追求成为一种时尚。第三食品安全需求日益高涨。从营养满足到生命健康的追求形成一种趋势。第四,解决供给约束问题。为此,需要降低生物危害、减少自然影响,并不断地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基因技术是对传统杂交技术的继承和发展。它突破了传统技术只能在生物种内个体间实现基因转移的限制,实现了目的基因转移的准确性和后代表现的可预见性。

就转基因食品(GMF)而言,它是以转基因生物作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目前,转基因技术研发对象已涵盖了至少35个科,涉及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牧草以及蔬菜、瓜果等200多个种,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面积接近27亿亩。

由于转基因生物技术具有缩短新生物开发的时间、增加生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生物抗虫害、抗病毒能力、提高粮食和畜产品耐贮性、均衡供应产品、打破物种界限等优势,同时,它又具有毒性、过敏性、抗性、产量、营养价值与期望值不符、基因漂流、生物竞争能力消长等不成熟性和不确定性等劣势,使得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

可是,目前国内外科技体制内外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与风险性之争论并没有形成共识,因此,需要理性认知转基因食品。由于转基因技术非常年轻,甚至科技体制内成员也没有弄清转基因食品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同时,转基因技术仍在争论中发展。要充分认识转基因技术具有双重性。目前,没有人或组织证明转基因食品不安全或者证据不足,也没有人或组织证明其安全或证据不足。同时,由于作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方法即实质等同性原则存在着缺陷,因此,需要给予科技体制内部人员充分的时间评估安全性,依据宪法和人权公约,切实履行标识义务,并将转基因技术或食品的科学研究与商业化严格区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健康权和发展权。

可以预见,随着世界各国转基因食品的政策法规和评价方法之完善,对转基因动、植物研发、试验、释放环境试验和商品生产的安全与风险性评估审查也将日益完善,公民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也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姚凤桐教授认为,今后,转基因技术研究的重点可能从抗病虫和抗除草剂,转向抗干旱、洪涝、寒冷、炎热,甚至多抗广适品种转变,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护也是今后转基因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姚凤桐教授主张,应当建立转基因技术的可追溯体系,倾注努力建立并保护种质库,为以后的转基因技术提供一定的种质支撑,对于转基因食品,应当慎重考虑,需要科技体制内外部的认真对待、相互理解与配合,加强对转基因食品的科普及宣传,让消费者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及时发布食品安全评价的相关信息来让老百姓安心,同时也要对老百姓所担心、关注的问题通过交流为老百姓发声。

会议现场